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email

亞盟專論:投資私募基金面對的問題

接連幾周討論有關固定收益的投資,有些投資界朋友私底下討論時,多有提及其實除了固定收益的投資,他們也有涉足股票投資, 只是最近市場反覆震盪及前景不明朗,投資股票的風險沒有減少但是收益好像並不誘人。相反,他們在市場上不斷收到有關首次公開招股前(Pre-IPO)的股權投資項目(一般稱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資訊; 及想知道更多的有關情況。

先說明一下什麼是股權私募投資。一般而言,投資者如若需要投資股票,通常在相關的交易所內進行投資買賣。這些股票投資只限於上市公司的股票買賣。對於一些未曾上市的公司,其股權是不能在股票交易所進行公開轉手。所以,假如您對螞蟻金服、小米或騰訊音樂等公司有興趣,也不能在香港聯交所內對他們進行投資。這些公司就成為私募基金的投資對象。它們可以是剛成立的創業公司,或是一些已經非常成熟的Pre-IPO公司。最近在美國或香港上市的Spotify 、Drop Box、閱文、眾安保險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私募基金投入。

根據普華永道資料,私募基金去年的全球融資金額高達1,644億美元,為2000年以來的最高記錄,按年增幅近50%,美洲和亞洲的融資金額分別為745億美元及708億美元,接近平分春色的勢態,而歐洲則錄得176億美元投資金額。私募基金之所以吸引是由於回報可以很可觀,也比投資股票來得高。根據彭博在2017年的報導,一般的私募投資的回報為每年20%左右。所以,投資一個年期5至6年的私募基金項目,在退出時,可以達到2至3倍的平均回報。

筆者將在以下篇幅說明投資私募基金時遇到的問題,而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資訊披露不對稱。不論投資者或尋求資金的初創企業,皆難以找到合適的投資或融資途徑;因為私募基金行業是以“小圈子”的形式運作,造成資訊的透明度極低。故此,缺乏合適的人脈關係極難進入有關圈子。

為要進入這圈子,投資者或初創企業需要付出高昂費用才能打通層層疊疊的中間人制度。筆者聽聞最高的費用達融資金額的8%,非常驚人。

對初創企業的創辦人而言,他們的難題是在於尋找適合的投資者,尤其是投資者的背景,對該筆投資的期待及投資動機。對投資者來說,他們需要了解所投公司的管理層質素、當前業務狀况、長遠發展計劃等。這都是需要盡職調查,但是他們所投入的幾千萬美元,相對一家獨角獸企業的十多億美元估值,佔比很低,而中間人亦未必願意安排有關調查。企業的創辦人多數會以大型投資者的標準進行盡職調查,過程會牽涉第三方專業費用如律師、會計師、估價等;他們也不會將就相對較小的投資者。

實務上,投資者在投資私募基金的決定時間很短。當一個初創項目開始融資安排時,通常需要一、兩個月籌措資金。但是,當中介單位將有關項目傳達到適合投資者時,所剩餘時間可能只得兩、三週,根本沒可能作周詳考慮,更遑論進行盡職調查。由於中間人的臃腫架構導致私募基金的資訊披露極不公平。

一位歐洲基金經理朋友最近問在亞洲有何具潛力的初私募資,當時市場上比較火的是Grab Taxi的私募股權投資,但這位朋友竟說未曾聽過此項目。於是筆者說這是亞洲版的Uber,他就豁然貫通。此事反映私募基金市場的資訊渠道狹窄。

筆者將會在下期專欄,詳述金融科技如何能改善私募基金行業現時的問題,從而提升資訊披露的透明度及加強投資者和初創企業創辦人的雙向溝通及速成資金配對,令資本市場更能發揮資金分配的作用。這有助初創企業能取得成本低亷的資金,茁壯成長;而投資者可賺得長線理想回報。

分享這篇文章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email